生死關懷的100個小故事
點閱:1其他題名:生死關懷的一百個小故事
作者:許禮安著
出版年:2015
出版社:海鴿文化出版 創智文化總經銷
出版地:臺北市 新北市
集叢名:Youth:107
格式:PDF,JPG
ISBN:9789863920090
分類:成長勵志  
內容簡介
本書特色
■這本書讓你思考什麼?
作者很早就發現:對醫護人員、專業人士或許需要講理論與學術,可是對一般社會大眾卻一定要多講些故事。曾有學員跟我說:「我以前上過生死學的課,可是教授都在講理論,聽得很無聊。」我回答:「有些教授根本沒到過生死交關的現場,當然只能講理論啊!」我常說:「講理論很無趣而且很快就忘記,講故事卻讓人記憶猶新而且印象深刻,因此對社會大眾必須用故事來傳達觀念。」
死亡非我所能掌控,我對死亡無能為力。我唯一可以決定的是:在死亡來臨之前,我現在可以怎樣活著?我可以人云亦云、隨波逐流或同流合污、如行屍走肉般的活著,我也可以「眾人皆睡(醉)我獨醒,眾人皆濁我獨清」,活得與眾不同而且「目中無人」,這就是你想要活出怎麼樣的生命態度。
■這本書要讓你瞭解什麼?
在美國原來叫做「死亡學(Thanatology)」的東西,到台灣的大學教育,就變成「生死學」,潛意識裡面就是想用「生」的喜悅來稀釋「死」的恐怖,到中小學之後,就變個樣子成為「生命教育」,讓「死」字完全不被看見。
其實,「生命教育」的八大課綱其中之一是「臨終關懷」,把「死的恐怖」的稀釋度從二分之一急遽降到八分之一。可是,有個最根本的問題是:「假如你永遠不會死,請問需不需要生命教育?」原來「生死學與生命教育」的必要與重要,就是建立在「所有人都一定會死」的前提或基底之上。
既然是因為「所有人都一定會死」,才需要「生死學與生命教育」,卻連名稱都畏畏縮縮,感覺像是魚目混珠或掩耳盜鈴一樣,請問到底在怕什麼?
作者簡介
作者簡介
許禮安醫師
1965年生,高雄人,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。
曾任:
國防部陸軍第八軍團司令部軍醫官兼法醫官。
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及心蓮病房 主治醫師。
行政院衛生署花蓮醫院 家醫科主任。
花蓮縣醫師公會 理事。
屏東美和科技大學 兼任講師
現任:
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
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理事
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理事
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 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(98年4月迄今)
高雄醫學大學「生死學與生命關懷」兼任講師
作品:
《心蓮心語—安寧療護與生死學》、《在心蓮病房的故事》、《一個安寧醫生的手札—在心蓮病房的故事2》、《我還活著—在心蓮病房的故事3》、《蓮心安在—在安寧病房的故事4》、《醫院的大小事—許禮安醫師的手記》、《許禮安醫師的家醫講座》、《橫跨生死長河—病情世界的多重現象分析》、《安寧緩和療護》、《人生,求個安寧並不難》、《那些菩薩給我們的故事—安寧療護故事集》、《安寧療護的100個小故事》
許禮安手機(安寧諮詢專線,24小時開機):0955-784-748
許禮安e-mail:an0955784748@yahoo.com.tw
部落格:隨意窩Xuite日誌「許禮安的安寧療護與家醫專欄」
臉書:「許禮安」
章節
- 緣起待續(代序)
- 死亡不重要
- 怎麼還不死
- 活著的眼光
- 生死學練習一
- 生死學練習二
- 生死三大問
- 生死學專家
- 生死學概念
- 生死學演進
- 生死教育
- 害怕死亡
- 生老病死
- 生命定義
- 死亡定義
- 投票送死
- 幽谷伴行
- 死亡認知
- 心理預防
- 死亡準備
- 生命態度
- 社會觀點
- 社會老死
- 悲慘急救
- 社會心理
- 生死場所
- 生死改革
- 社會死亡
- 社會自殺
- 自殺死亡
- 倫理決定
- 安樂死一
- 安樂死二
- 自然死
- 死亡心理
- 整體死亡
- 心理反應一
- 心理反應一
- 心理反應二
- 心理反應三
- 心理反應四
- 概念影響
- 生命週期
- 恐懼焦慮
- 死亡焦慮
- 哲學宗教
- 中國哲學
- 西方哲學
- 存在主義
- 生命倫理
- 宗教生死
- 道佛生死
- 基督宗教
- 伊斯蘭教
- 觀看生死
- 基因生死
- 分子生死
- 科技生死
- 命運生死
- 人類生死
- 環境生死
- 老化生死
- 公衛生死
- 公衛演變
- 健康指標
- 生命統計
- 死因分析一
- 死因分析二
- 死因分析三
- 優生保健
- 家庭計畫
- 控制疾病
- 健康生活一
- 健康生活二
- 預防癌症一
- 預防癌症二
- 整體健康
- 醫美文化
- 醫療體制
- 醫療生死
- 人工生殖
- 心肺復甦
- 醫學護理
- 安寧護理
- 病情世界
- 殯葬遺囑
- 殯葬學術
- 生命禮儀
- 殯葬文化
- 殯葬設施一
- 殯葬設施二
- 殯葬設施三
- 威脅對策
- 本土國際
- 永續發展
- 朝死而生
- 落入底線